1.肛周脓肿术式的选择
切开肛周脓肿的主要目的是使脓液充分通畅地引流,因此其手术切口和术式选择应以此为原则,并注意保护肛门正常的括约功能。
对肛周皮下脓肿多采用以肛门为中心的放射状切口,切口长度应与脓腔直径等长较合适;对坐骨直肠窝脓肿,多主张用肛缘外侧弧形切口,此切口符合坐骨直肠窝的解剖生理,必要时于术中延长切口,不会增加外括约肌的损伤程度,有利于脓液充分引流。但须注意,弧形切口应距肛缘1.5cm以上;若距肛缘太近,易使肛门向内上移位。对肛管后及直肠后间隙脓肿宜采用后侧弧形切口,要达到引流通畅,必然切断肛尾韧带,深则破坏肛提肌的后半部,而影响其对肛管的支持和固定作用,可采用左后、右后侧放射状切口,以减少对组织的损伤。对脓肿侵犯多个肛周间隙,可多切口引流。
总之,肛周脓肿的切开应根据肛周各间隙和括约肌的解剖关系,选择既能保证引流通畅,又不影响肛门功能的切口。
2.引流途径的选择
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后,其引流途径能否持续通畅,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。
(1)肛管及周围组织麻醉后松弛、下移改变了肛周间隙、肌肉组织间的形态及位置关系。术中虽引流通畅,但麻醉作用消失后,间隙及肌肉组织恢复到生理状态,故使术中部分引流道的形态发生改变。
(2)肛门周围肌肉在排便和肛门自制活动中,由于各部分肌肉之间协调力的作用,以及术后脓腔及引流道内各部分组织、血液、营养差异,可使肉芽组织的生长速度不同,也可使引流道受压、扭曲、梗阻,使引流道发生由通畅到较通畅或不通畅的动态变化。手术中应考虑到这些因素对引流的影响,采取积极措施,以保证引流道内置管引流,这样常起到良好的效果。另外,引流管应柔软,有侧孔,利于引流和冲洗,并随着基底肉芽的生长及管道变浅,逐渐拔出。
3.肛周脓肿抗生素的选择
肛周脓肿是以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为主的混合感染,常见致病菌是大肠杆菌。据报道66.7%的肛周脓肿的脓液中培养出厌氧菌,因此治疗肛周脓肿应选择用抗革兰氏阴性杆菌、抗厌氧菌为主的抗菌yao物,如氨苄糖甙类抗生素、灭滴灵等,并合用其它类抗生素。脓液培养对抗生素的选择有直接的指导意义,厌氧菌感染易引起严重并发症,应予以重视。切开脓肿后及时消灭厌氧环境,用双氧水冲洗脓腔,术后用引流管进行冲洗也很重要。
4.切开挂线治疗高位肛周脓肿的选择
近几年来,国内采用中西医结合切开挂线疗法治疗高位肛周脓肿,提高了肛周脓肿的一次性治愈率。挂线疗法治疗肛周脓肿是中医传统的肛瘘挂线疗法的延伸,是将肛周脓肿切口引流术和二次肛瘘切开挂线术简化为一次手术,以期达到避免二次手术,缩短疗程的目的。但应严格掌握其适应症,对肛瘘感染伴有肛周脓肿、脓肿形成或肛周脓肿内口明显,必然形成肛瘘的肛周脓肿可考虑采用。对有些并不一定形成肛瘘的肛周脓肿,采用切开挂线治疗虽可治愈,但不符合肛周脓肿的发展规律。因其通过恰当地治疗可以治愈,不必行二次肛瘘手术。
总之,国内外的研究已经表明,肛周脓肿、肛瘘并非都由肛腺感染引起,并非都有内口。采用积极措施治疗无内口的肛周脓肿,可避免其再次感染,杜绝感染向内、向深发展,是完全可以治愈而不形成瘘管的。内口较低而脓腔深大的高位脓肿,若治疗得当,使感染控制,引流通畅,炎症吸收,内口深侧的空腔可闭合,自内口向下、向外形成相对低位的肛瘘,也可为后期二次手术创造有利条件。
疑似症状 咨询一下病情
清晰排查胃肠疾病隐患
刚刚确诊 咨询治疗方法
清晰排查胃肠疾病隐患
准备治疗 寻求专科医院
清晰排查胃肠疾病隐患
效果欠佳 咨询疗法
清晰排查胃肠疾病隐患
经常复发 怎么办
清晰排查胃肠疾病隐患
其它疾病相关咨询
清晰排查胃肠疾病隐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