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痔位于齿线以下,是由痔外静脉丛曲张或肛缘皱襞皮肤发炎、肥大、结缔组织增生或血栓瘀滞而形成的肿块。外痔表面盖以皮肤,可以看见,不能送入肛内,不易出血,以疼痛和有异物感为主要症状。临床常分为结缔组织外痔、静脉曲张性外痔、炎性外痔和血栓外痔。
一、结缔组织外痔
结缔组织外痔因其形态而命名,又称赘皮痔,皮肤下垂物和赘皮性外痔。这种外痔是肛门缘皮肤皱襞增厚肥大,有结缔组织增生,痔内无曲张静脉,血管甚少,底宽尖长,呈黄褐色或褐黑色,突出易见,大小形状不等。有时只有一个,在肛门后部或前部正中,有时数个围绕肛门一周。
病因病理:
常由便秘引起,当干大便通过肛门时,过度牵拉肛门部皮肤,撕伤肛门皱襞,引起感染发炎、水肿、纤维组织增生。炎症消散后,皱襞不能恢复正常,这样多次损伤,则使皱襞增生肥大,成为外痔。肛门和直肠的各种炎症,如直肠炎、肛门狭窄、内痔、肛窦炎、肛瘘、肛裂等,也是生成结缔组织外痔的原因。另外,肛门部手术,如痔切除术、肛窦切除术等,因切去皮肤、缝合、结扎等操作不当,也会影响肛门部淋巴和血液回流,常引起结缔组织外痔。
症状诊断:
结缔组织外痔如无炎症发生,病人仅觉局部有异物感或排便后肛门部不易清洁,常有少量分泌物和粪便积存,刺激肛门部,可发生湿疹和瘙痒。如有发炎,则感疼痛,坐立行走不便。初起只是皱襞肿大,中间有粪便和分泌物积存,皮肤暗红色,有表皮脱落;因反复的炎症刺激,则肛门外皮肤有突起,质软,色黄,常在肛门后中线上,也有时在肛门前方或两侧。常伴有乳头肥大和肛门梳硬结,容易受刺激,引起括约肌痉挛而产生疼痛。
二、静脉曲张性外痔
静脉曲张性外痔是齿线以下痔外静脉丛曲张,在肛门缘形成圆形、椭圆形或棱形柔软肿块。如有水肿,则形状变大。在祖国医学中,它属于气痔范畴。如《疮疡经验全书·痔漏图说》中说:“气痔,感气即下。”本病一般不疼痛,不出血,仅觉肛门坠胀或有异物感。多与三期内痔和混合痔并发。
病因病理:
凡是引起痔疮形成的各种病因,都可引起静脉曲张性外痔,其主要因素是:由于饮食不节,久坐或久站,长期便秘或腹泻刺激,腹压长期持续增高,加之感染损伤,以致痔外静脉丛扩张、瘀血、屈曲而形成。
症状诊断:
发病缓慢,初起只感觉肛门部肿胀不适,排便时肿胀加重,如有发炎等并发症,则发生肿痛等症状。检查可见在肛管前后或围绕肛门有肿块隆起,表面盖以皮肤,皮下有扩大曲张的静脉丛。
三、炎性外痔
病因病理:
常因肛门受损后感染,或因肛裂引起肛门皱襞发炎和水肿所致。
症状诊断:
病人自觉肛门部灼痛、湿痒,便后或活动过多后症状加重。检查时,可见肛门皱襞充血、肿胀,并有少量分泌物。
四、血栓性外痔
病因病理:
血栓性外痔是外痔中最常见的一种。常因排便时用力过猛,剧烈活动或用力咳嗽使肛门缘静脉破裂,血液外渗到结缔组织内,成为血块,在肛门部皮下生成圆形或椭圆形肿块,大小不等,位于肛管内或肛缘外。肿块初起时较软,几天后变硬。如未发炎,肿块可在3--4周内完全吸收消散,不留痕迹;如反复发炎,肿块内结缔组织增生,可变成结缔组织外痔;如发生感染,可生成脓肿。
症状诊断:
排便或用力后,在肛门缘皮下忽然起一圆形或椭圆形肿块,病人感觉异常疼痛,活动或排便时疼痛加重。因括约肌痉挛,感觉直肠下部、肛门有异物感,妨碍行走,坐卧不安。肿块表面颜色稍暗,有时呈紫红色,稍硬,触痛明显,有时经2--3天血块吸收,疼痛减轻,可以自愈。有时感染化脓,表皮破溃,就会生成肛瘘。
疑似症状 咨询一下病情
清晰排查胃肠疾病隐患
刚刚确诊 咨询治疗方法
清晰排查胃肠疾病隐患
准备治疗 寻求专科医院
清晰排查胃肠疾病隐患
效果欠佳 咨询疗法
清晰排查胃肠疾病隐患
经常复发 怎么办
清晰排查胃肠疾病隐患
其它疾病相关咨询
清晰排查胃肠疾病隐患